醫生,我是不是有心臟病啊!48歲的夏女士找到醫生,她非常緊張。
心臟是人體的動力器官,就像一輛汽車的發動機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家最怕心臟出問題,據2020年發布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數據,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并推算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億人。大家可以看到,心臟病的發病率是多麼高了!
但是夏女士真得了嚴重心臟病嗎?
當然沒有!醫生查看了她的檢查結果,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動過緩,24小時動態心電圖是同樣的結果,大家都知道,正常的心率是60-100次/分,夏女士的稍微慢了一些,24小時的心率波動在55-59次/分。
夏女士特別擔心自己的心跳慢會出現心跳停止的現象,但醫生告訴她并不會。
像這樣的竇性心動過緩,根本不需要特殊處理,雖然正常的心率是60-100次/分,但也有些人群,他們的心率會稍微慢一點,比如運動員,只要沒有心臟的不舒服,檢查也排除了其他的大問題,根本不需要特殊處理,更不要自己嚇唬自己!
由于大家對心臟的重視,使得心臟相關的檢查成了體檢的常規檢查,但要告訴大家的是,5種「心臟病」,不用過度治療,否則就是白花錢!
第一,生理性偶發早搏
早搏,顧名思義就是心臟過早搏動,按起源部位可分為竇性、房性、房室交接處性和室性四種。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見,其次是房性,結性較少見。
早搏實在太常見了,很多人做心電圖的時候就發現自己有早搏,但是卻一點不舒服都沒有。
很多人一看到早搏,往往認為自己的心臟出大問題了,于是做各種檢查,始終沒發現大問題,成天想著如何治療自己的早搏,網絡上到處去搜,結果呢,越這樣做越緊張,越緊張早搏越治不好。
有一種早搏,叫生理性偶發早搏,在情緒激動,神經緊張,疲勞,消化不良,過度吸煙、飲酒或喝濃茶后出現。
這類早搏,不會引起心臟的不適,也不會導致嚴重后果,自然也就不需要過度治療,動態觀察就可以了。
只要你避免這些誘因,早搏很快就能消失。
第二,二尖瓣和三尖瓣輕度反流
二尖瓣,就是大家平時所說的左房室瓣,心室收縮時,二尖瓣即嚴密關閉房室口,防止血液逆流入左心房。三尖瓣,又稱為右房室瓣,保證血液循環由右心房一定向右心室方向流動和通過一定流量。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臟會發生退行性改變,二尖瓣和三尖瓣同樣如此,退行性改變讓瓣膜關閉不全,進一步導致了二尖瓣和三尖瓣的反流。
發現二尖瓣和三尖瓣輕度反流,往往是心臟彩超發現的,患者往往沒有任何不適,發現了也無需處理,因為只是輕度反流,所以可以動態觀察。
第三,心臟神經官能癥
很多人一天到晚總是感到心臟不舒服,像胸悶、心悸、氣短等等癥狀都有,可是做了形形色色的檢查卻發現心臟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個時候,你要警惕,你其實罹患了心臟神經官能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好發于更年期女性,準確來說,這是一種和心理因素有關的疾病,只要把心病治好了,心臟神經官能癥完全可以治愈。
第四,竇性心動過緩(心率在55-59次/分)
正如前面所說,有些人的竇性心動過緩,其實是生理因素引起來的。
而且心率并不是特別慢,只是比正常低一點點,心率在55-59次/分的竇性心動過緩,往往不需要任何處理,動態觀察即可。
很多人擔心心跳太慢會不會心臟驟停,事實上,心率在55-59次/分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更不需要安裝心臟起搏器。
第五,竇性心律不齊
竇房結是人體心臟的正常起搏點,可以規律地產生沖動,向整個心臟傳導,刺激心臟,完成心臟搏動。竇性心律不齊是心臟跳動仍以竇房結為起搏點,但節律發生改變,跳動過快、過慢或不規則。
竇性心律不齊好發于青少年,主要是生理因素引起來的,包括劇烈運動、吸煙、酗酒、情緒激動、喝茶或咖啡。
竇性心律不齊一般不會引起特殊的癥狀,發現了也無需處理,動態觀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