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中晚期的美國文壇,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作家交流會上,一個年輕的作家趾高氣昂地問身邊一位衣著樸素的女作家寫了幾本書。
女作家微微一笑,說自己只寫了一部小說。
年輕人一定,鄙夷的神色更明顯了,他輕蔑地表示自己可是出了339本小說了,并問女作家到底寫了部什麼什麼樣的巨作。
女作家還是那副風輕云淡的樣子,緩緩吐出幾個單詞:Gone with the Wind(隨風而逝,國內譯作「飄」)。
只寫了一部小說的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因為這部小說名揚天下,在世界文學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而那位寫了339部作品的年輕作家,早已經泯然眾人矣。
這部由女性作家所作的女性視角下的作品,也受到了全世界女性讀書愛好者的追捧,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更是從上個世紀火到了現在。
喜歡小說的女性大概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被小說的故事情節吸引,另一種,是從書里獲得了感悟。
向斯嘉麗學習敢愛敢恨
作為故事里的絕對主角,長得并不美麗,但又敢愛敢恨的斯嘉麗,無疑是方圓三個縣里最耀眼的姑娘,所有莊園主家的小伙子都在圍著她打轉。
小說中她有過三次婚姻,不過她最喜歡的,卻是愛而不得的艾希禮。
第一次婚姻,就是她向艾希禮告白不成后,才賭氣嫁給了情敵梅蘭妮的弟弟查爾斯。
婚后不久美國南北戰爭就爆發了,查爾斯病死在了前往戰場的路上,才16歲的斯嘉麗成了寡婦,還懷著查爾斯的遺腹子。
失去查爾斯這個丈夫,對斯嘉麗來說沒什麼要緊的,因為寡婦這個身份不能穿美美的衣服、不能在舞會上大出風頭才像是要了她的命。
看到斯嘉麗日復一日的悶悶不樂,她的父母非常擔心,于是在她生下兒子韋德后,就把她送到了亞特蘭大市,去和梅蘭妮作伴。
不久戰火也燒到了亞特蘭大,親戚早都已經走光了,只剩下快到預產期無法移動的梅蘭妮,和一個懵懂的小女仆。
亞特蘭大淪陷當天,梅蘭妮終于生下一個兒子,歸心似箭的斯嘉麗不再耽擱,趕著一輛破爛的馬車回到了塔拉莊園。
只是這時的塔拉莊園,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凡事有母親做主的、可以讓她卸下一切重擔休息的地方。
母親艾倫因為照顧病人,染上傷寒去世,父親杰拉爾德一下子沒了主心骨,也變得瘋瘋癲癲。
那個愛嘮叨她的黑媽媽和兩個妹妹也是六神無主,再加上剛剛生產的梅蘭妮,和嗷嗷待哺的小嬰兒,斯嘉麗的苦難才剛剛開始。
不到20歲的斯嘉麗沒有被困難打倒,她收攏家里的資源,帶著家里僅剩的幾名勞力,親自去棉花地里收莊稼。
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后,斯嘉麗成了自己的依靠,就像父親說的那樣,只要塔拉莊園這片土地還在,她就還有希望。
為了保護家里的財產,她還槍殺了到家里搶劫的「北佬」軍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