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國因為科技技術進步,已經開始和西方進行同等地位的科技競爭。期間激烈程度,就連國內民眾也深有感觸。醫療設備,造船工藝,航空航天,5G網絡等等方面,中國企業在突破技術以后,擺脫掉了西方的束縛。
中科院傳出好消息
在航天領域,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沿,先進的火箭發射技術和空間站讓美國十分羨慕。但是一些具體的設備和零件,與外國有一定差距。今日,中科院傳來好消息,中國一項技術實現彎道超車,就連國外媒體,也罕見表示了稱贊。
央視日前報道了這樣一個消息,「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相關設施正在布局,其中一座重要的工程已經驗收,因為它通過了試運行檢測。
這項工程一直處于保密狀態,如今展現在世人面前。工程建設于四川,海拔達到3820米,僅從建筑結構本身,這就是一個壯舉。據悉,工程的核心設備,就是「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它是實現空間衛星監測的核心。
為什麼說中科院立功了呢?因為這座巨型望遠鏡,全方位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它將會在太空探索等科技領域,為科學家提供更為精確的數據。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彎道大幅度超車
首先從體型上了解一下這座望遠鏡,它直徑達1公里,開創了望遠鏡體積的先河。如果站在它的旁邊,可以感受到宏偉兩個字真正內涵。該工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而且超越第二名很多。
其次,觀測對象眾多,對于天體運動軌跡,把握將會更為精準。之前中國已經成立暗物質研究中心,這個望遠鏡,還可以觀測暗能量和暗物質。
它的自動監測能力很強,可以對觀測目標進行定位和跟蹤。對于微小細節的觀測,可以返回基地十分精確的畫面,這也源于它強大的分辨率。
因而,它有了「千眼天珠」的美譽,這一發明的落地,標志著我國的太空事業,進入到一個新的層面。
新成果意義重大
很多朋友并不了解它帶來的具體意義。通俗來說,比如我們觀測土星,利用這個望遠鏡,就可以傳回十分清晰的圖像,這比登錄拍攝要簡單得多。現在是數據為王的時代,一些星體的位置和頻譜如果更為精確,研究成果將會延伸到更多領域。
牛頓通過墜落的蘋果,發現了重力,那麼科學家通過望遠鏡觀測天體運動,很可能取得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原本科學家的目的就是對太陽及更遠的天體進行研究。可以預見,以后中國會有更先進的宇宙飛船,這些數據都會提供切實的參照。
宇宙是復雜的,也充滿了未知,這款新型射電望遠鏡,甚至可以監測和預警一些脈沖星和小行星。而太陽風暴和耀斑,甚至太陽磁場,這座望遠鏡也有重要的意義。
要讓別人低頭,就要具備遠超他們的能力。原本美國的太陽望遠鏡是世界最大的,它的全名叫「丹尼斯·斯科特·索爾瓦伊夫太陽望遠鏡 」。
而中國的新型射電望遠鏡,不僅僅是在體型上進行超越。其先進程度讓西方嘆為觀止,而西方科技只能低頭,承認中國完成彎道超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