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接觸以來,發現馬來西亞的貓山王榴蓮是一個神奇的存在,或者說,很純粹。不管人們如何評論,市場如何反饋,貓山王榴蓮永遠不為所動,純粹好吃,純粹不好買。
八風吹不動的貓山王:
稱:蔡瀾稱贊,賭王熱愛,網紅追捧,全馬來西亞的明星都為之站台,氣氛都烘托到這個地步了,進口量也沒(明顯)增加,還是買不著(便宜的)。
譏:有捧就有摔,當紅的東西一定會有人糊一下,各種針對貓山王榴蓮的冷嘲熱諷、厭惡譏嫌,我也看過,沒什麼用,仍然是當紅名吃,一方面貓山王榴蓮天生當紅體質,二來馬來政府沒有拔苗助長、把生果捧成熟瓜。
毀:榴蓮跟其他水果不同,大家熟知的品種就兩個貓山王和金枕,產地就兩個,泰國和馬來西亞(其他品種和產地,先忽略一下)。毀一個就毀所有,否則不就壟斷了嗎。
譽:貓山王榴蓮不給力,就算給它發個榮譽,它也接不住。經常有新聞報導某某貓山王榴蓮大事件、大合作、大推廣,可隨后連香味都聞不著。
利:貓山王榴蓮貴,看上去利潤可以高到另一個次元,應該狠掙錢。
市場不傻,我沒見有人舉著鈔票擠破頭扎進去。換句話說,沒什麼利,有利也耗在時間和摩擦上了。
衰:換一下概念,唱衰,不會有人唱衰貓山王榴蓮,因為太好吃了,衣服鞋襪可以一波起一波落,好吃的東西一定要永恒。
苦:想吃貓山王的人心里苦,又貴又難挑;賣貓山王的人心里苦,進多囤一年,進少不劃算;那又怎樣?別說市場的陣痛,就是生疼,也擋不住貓山王的甜蜜。
樂:貓山王榴蓮給愛好者的是滿足,吃一次滿足一次。盡管如此,上癮的是極少數,因為供不上(有時錢供不上,有時果供不上)。
這麼純粹的美食,一定要好好品,「吾日三品榴蓮,一口品三下,必有真知」。
品形、品態、品內涵:貓山王榴蓮個頭多樣(巨大中小微),形態多重(正斜歪彎扭),開之前先猜一下有多少內涵,中不中沒關系,猜得多了,自然就是經驗人士了。
品香、品味、品口感:如果第一鼻子沒被嚇到,貓山王榴蓮的香味絕對值得品,有品位的鼻子可以直接判斷果肉的狀態和味道(香型:果香、蜜香、糖香、奶香、菠蘿香,菠蘿蜜香,前文有介紹)。
味道必須要仔仔細細得品,品完你就知道詞窮的痛苦了,好吃到不行,就是說不出來。口感也一樣,或軟或綿,或糯或粘,說不清楚,總想找一款類似的東西,找不到。
品色、品相、品生態:吃的多了,發現貓山王榴蓮果肉的顏色和模樣,可以推理出生態環境。比如:又白又肥高山老樹果,深金水干特別老樹果,亮黃水干山坡果,黃白混彩旺季果等等。
今天這一粒,選果技師判定兩房,開出五房(這個技師要不要開除?)
大家品三品,看看能品出什麼。
責任編輯: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