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是,養花窮三代,買苗毀一生;養花窮三代,多肉毀一生;養花窮三代,盆景毀一生;養花窮三代,花園毀一生,聽著大家各自哭訴自己養花的「血淚史」,花花感同身受,自從養花后,錢包就沒再鼓起來過,這玩意實在是太燒錢了。
養花,就是各種不停地「買、買、買」
首先,你得買花苗。花苗有多少種,誰也數不清。最普通的綠植:綠蘿、吊蘭、文竹、虎皮蘭蘆薈;最普通的花卉:長壽花、蟹爪蘭、矮牽牛、天竺葵、虎刺梅;時間久了,養煩了,開始進階:油畫吊蘭、三角梅、繡球花、藍雪花、君子蘭、蘭花等,真正入坑的是多肉、盆景,那些不叫花錢,而是叫燒錢。
總之,你的審美在變化,養花水平升高,養的品種也越來越多,你會逐漸找到自己的興趣點,那才是真正花錢的開始。
其次,養花得買土。想要把花養好,路邊、公園隨便挖點土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有時間,可以去挖一些腐葉土、松針土,養花非常不錯。不過,大部分花友還是沒那個功夫的,只能靠買土。盆栽數量少還好一些,盆栽數量多,花土也是一筆大花銷。
另外,肥料、花盆費不費錢,得分人。花卉在生長期,使用氮磷鉀均衡的復合肥;花卉進入花期,使用富含磷鉀的磷鉀肥;水培植物使用營養液;花盆透氣性好就可以,價格也不貴。不過,有的花友講究,喜歡體驗各種功效的花肥、營養液,和各種漂亮的花盆,不自覺地就花了很多錢。
養最好的花,拍最美的圖
養花的人,大都是熱愛生活的人;熱愛生活的人,也是愛分享的人。想分享,就少不了拍照片,錄視訊,想把要綠植花卉的美拍出來,對拍攝器材的像素是有一定要求的。
一部3000+的手機,那是最低配置,外加自拍桿、三腳架、穩定器,甚至有花友不惜花重金買單反,升級電腦配置,記錄、存儲自己的養花經歷,并分享給更多的花友,甚至有的花友還把養花這個興趣愛好,發展成自己的副業呢。
露台、小院才是養花的「頂配」
養花時間久了,花卉的品種、數量多了,就特別想有自己的一個露台,甚至是小院,對此,我是深有體會。
室內養花,主要是裝飾居室、清新空氣,順便豐富下業余生活。但是,室內的光照條件、通風條件和空間都非常有限,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把一盆花,養出它最佳的狀態,比如說,同樣是養三角梅,都是勤花品種,人家養得滿頭花苞不見葉,咱這拼盡全力才半樹花,干著急。
于是,羨慕人家那些有露台、有小院的,有專門的空間來養花,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小花園,連澆水就不用那麼憋屈,滿眼的綠意,一陣小風吹過來,撲面而來的香味,沁人心脾,舒暢至極啊。
不過,想歸想,這露台、小院也不單賣,想來一個,就得弄套帶露台、小院的房子,那花土、肥料、拍照工具,和房子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了,據花花了解,付諸行動,為了養花而買帶露台、小院的房子的花友,可真不在少數呢。
很多花友都覺得,自己一腳踏入園藝圈,生活越來越佛系了。每天早上醒來,啥也不干,先去陽台上看看自己養的花,哪盆該澆水了,哪盆該施肥了,哪盆新長了個小葉,哪盆又冒花苞了……
下班回來后,也是先看看自己的花,哪怕什麼都不干,就在哪里干看,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一恍惚就過。周末更別說,大把的時間都用來干大活,換盆、換土、扦插、修剪、逛花市,栽種新花……弄得家屬都很有意見。
趕上個小長假,五一、十一、春節,真心不愿意出遠門,出去也是掛著我家里的花花草草;單位有出差的工作,也是能推就推。感覺自己心態變好了,不過,收入也「平和」了,什麼工資、加班費、考證書、評職稱,那些都是浮云,眼前的美好才是最實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