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裝修才明白,一些智慧的裝修,都是趨于簡單化。
以前因為懂,多花了很多錢去「過度設計」,入住後才發現,很多設計都是中看不中用。
于是第二次裝修,在遵守「理性大于感性」的原則下,堅持做了這8個「簡單化」的裝修決定,實現了房子「好看又好住」的理想,生活也越來越舒心。
下面就分享一下我的這些「簡單化裝修的乾貨」,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裝修上的「靈感」。
在高昂的鋪磚工費下,我堅持選擇全屋通鋪木地板,木地板有一種瓷磚不能給的溫柔,這也是我一開始裝修就下定決心要堅持的。
很多「過來人」勸我不要鋪木地板,因為家裡有地暖,木地板不環保。
但是我覺得這種說法毫無道理,有地暖的,選擇地暖專用地板,絲毫不用擔心環保問題,入住一年了,家裡空氣質量一直很好。
▲通鋪木地板
橡木原色的木地板,有一種復古、時髦、優雅的感覺,特別是光腳的時候,體驗感太爽了,真正實現了房子 「好看又好住」的理想狀態。
擴展閱讀: 關于木地板的選擇
關于木地板的選擇,大體上來講分為三類:
①實木地板
最環保,但是也最容易變形,地暖房是不建議選擇的。
②強化復合地板
環保性差、質感也不是很好,但是價格比較便宜。
③實木復合地板
其中有多層復合和三層復合,有地暖的房子建議選擇三層復合,相對較少一些,也比較環保,不易變形,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
▲木地板小樣
選擇木地板的時候,儘量選擇鎖扣式設計,不用膠水,縫隙也小很多。
同時在挑選木地板的時候,一定要買小樣,一般正規品牌店都有小樣出售,有的還是免費的,拿到手裡對比下顏色和花色才能選擇自己最滿意的。
▲極細銅壓條
遇到與廚房或者其它空間連接的地方,建議選擇極細的銅壓條(5cm),真的要好看很多。
▲原廠家帶的壓條
原廠家帶的線條又粗又笨重,對比一下就能看出來顏值的差距。
關于通鋪木地板的小Tips:
鋪設木地板之前一定要做自流平,保證地面平整度,才不容易變形漏縫。 鋪木地板之前,一定要監督工人把地面用吸塵器打掃得一塵不染,防止以後縫隙上翻灰塵。 木地板每塊板的紋路有時候有好有壞,要提前分揀一下。 能做無踢腳線設計,就儘量做無踢腳線設計。
當我說不喜歡踢腳線的時候,一些人勸我做「隱藏式」踢腳線設計,但是我覺得隱藏式踢腳線成本太高了。
看似簡單,卻充滿了智慧。
▲無踢腳線設計
所以在鋪裝木地板的時候,我非常不聽勸地選擇了「無踢腳線」設計,裝完的效果特別極簡,讓整個空間看起來非常的乾淨利索。
▲無踢腳線設計
鋪木地板的時候,提前預留1cm伸縮縫,後期直接用矽膠收口即可。
特別是我家有個圓弧的地方,使用「無踢腳線」設計,真的太完美了。
當然工費也相應地貴了一些,人字拼+「無踢腳線」還在接受范圍之內。
溫馨提示:
如果決定做無踢腳線設計,牆面一定要做垂直處理,讓油工在刮膩子的時候,多找幾遍平,最起碼保證牆的底部是垂直的,這樣打膠的時候才是「一條線」。
不聽勸告,放棄昂貴的吊燈,選擇無主燈,是最智慧的選擇之一。
▲無主燈設計
考慮層高的限制,沒有做復雜的吊頂,簡單做了「雙眼皮」吊頂。
全屋的照明依靠, 射燈+軌道燈+燈帶+落地燈,即使是大白牆也一下子有了質感和氛圍。
多種光源的佈置方式,讓家裡更加溫馨,也讓空間看起來更加簡潔。
同時,再也不用為了吊燈上的灰塵而煩惱。
很多人說,電視牆是家裡的視覺中心,是必須要重點設計的,多花錢去做設計個高檔的背景牆。
▲大白牆設計
但是,我覺得電視牆設計真的沒有必要去做復雜的造型,不但花錢多還不實用。
我家裡現在是大白牆+投影的效果,已經十分夠用了。
後來,我發現鄰居家安裝了一個鐳射電視,我也決定後期也照這樣裝, 大白牆+鐳射電視+回音壁的設計,太有感覺了。
但我決定陽臺不做晾衣架的時候,很多人不理解,都問我衣服晾哪裡?
其實,有了獨立的熱泵烘乾機的確很少晾衣服了,有難得的晾衣服需求有用折疊晾衣架就夠了。
▲休閒陽臺
陽臺是家裡最溫暖的地方,陽光應該是用來享受,而不應該僅僅是用來曬衣服。
沒有五顏六色的衣服懸掛在陽臺,家裡的顏值成倍提高,充分解鎖了陽臺的空間,只有他體驗過的人,才知道有多爽。
當我決定做開放式廚房的時候,很多人勸告我不要做,會熏得空間都是油煙味。
「就算多個推拉門,也浪費不了多少錢。」
▲開放式廚房
但是,我覺得這不是一個推拉門的問題,開放式廚房真的很好看又好用。
肯定不用擔心油煙問題,用好一點的油煙機,做飯連菜的味道都聞不到。
不做門套是我開始就堅持的選擇,但是很多人說沒有門套,很容易磕碰牆面。
但是,入住後我發現,沒有門套絲毫不影響實用性,畢竟誰沒事去磕碰牆面呢?
不做門套不僅可以 節省一大筆費用,還會讓空間看起來更加的簡潔。
因為衛生間無法做幹濕分離,所以把洗手台做外移的處理,有人勸說我這樣做不夠美觀,但是我很喜歡。
洗手台外移到衛生間外邊,每次回家都能最便捷地實現清潔,而且經過精心的佈局,絲毫不影響整體的門關,反而看起來有一種高級感。
文末總結:
裝修真的不一定越貴越好,設計也是不斷「進化」的。
美好的事物總是趨向于簡單化,日子過久了你會發現,最厲害的,往往也是最樸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