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教你養花
家庭園藝
綠植盆栽
    
這花人送外號「辟邪王」,家里養一盆,清雅又健康,越養越吉祥!
2023/01/06

前一段時間,小編總結了八種鎮宅辟邪的植物,有位可愛的花友留言說:「沒有金鉆辟邪王,差評」,今天,小編就來滿足下這位小可耐,簡單和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辟邪王」金鉆的養護小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金鉆為何花?

金鉆又叫金鉆蔓綠絨、喜樹蕉等,是天南星科林芋屬多年生常綠草本觀葉植物。它株形美觀大方,莖比較短,寬大的葉片從莖的頂部簇生,向四面伸展,排列整齊而緊密,葉柄堅挺而細長,葉色濃綠光亮、常年青翠蔥蘢,極富觀賞價值。家里養上幾盆,清新悅目、典雅大氣。

二、金鉆的習性

金鉆原產巴西、巴拉圭等地,喜歡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0度,10度以上即可生長,溫度高于30度時,其生長會受到一定的阻礙、變得緩慢甚至停滯,耐寒性不強,最低可耐2度左右的低溫,越冬溫度最好不低于5度,喜歡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土壤,較耐陰,不喜強光直射。

三、金鉆為什麼被稱為「辟邪王」?

相信很多花友都很疑惑為什麼金鉆花又被稱為「辟邪王」?其實這主要跟它凈化空氣的能力和風水寓意有關系,金鉆寓意永不放棄、多子多福、家丁興旺等,擺放于客廳、陽台等地,有辟邪化煞、聚氣生旺、招財納福的風水作用 ,是很好的風水綠植。并且它還具有較強的凈化空氣的作用,它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甲醛、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能有效清新、凈化空氣,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因而有「[吸·毒]王」、「辟邪王」的美譽。

四、秋冬養護要點:

金鉆生命力頑強,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耐陰又好養,秋冬季節養護它,需注意以下幾點:

1、適時入室:

金鉆本身比較喜歡溫暖的氣候條件,耐寒性不高,所以進入深秋后,當氣溫在10度左右徘徊時,就應及時將室外養護的金鉆搬到溫暖的室內養護,入室前要仔細的檢查植株是否感染病蟲害,如發現植株感染病蟲害,需先治病滅蟲,待其恢復健康后再移到室內。

 2、適當補光:

金鉆對光線的要求不嚴,比較喜歡明亮的散射光,不喜長時間烈日直射,若將其長期放在強光下暴曬,很容易灼傷葉片,出現葉尖發黃枯焦等現象;但若長期擺放在陰暗的角落,又容易出現枝葉徒長、葉片下垂、葉色變淺等現象,從而影響觀賞效果。

所以我們平時可將其擺放于有明亮散射光照射的地方,盛夏及早秋陽光強烈時,注意遮陰防暴曬;深秋及冬天光線柔和,則可以適當增加光照,擺放于室內光線明亮處,以利于其進行光合作用,還有助于植株安全越冬。

 3、澆水需節制:

金鉆雖然喜歡有一定濕度的生長環境,但也怕水澇,再加上秋冬季氣溫較低,水分蒸發比較慢,對水分的需求也慢慢減少,所以這個時節養護它,澆水不宜過于頻繁,可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使盆土保持一個微微濕潤不干的狀態即可,澆水宜在晴天上午進行,水溫最好與室溫接近,室內空氣過于干燥時,可于早上多向葉面及植株四周噴水增濕。

另外因金鉆喜歡微酸性基質,而北方大多數地區的水質、土壤偏堿性,若盆土堿性化嚴重,對植株的生長也會有一定的影響,易導致葉片出現發黃、長勢不佳等現象,所以,我們平時還要定期給它澆一些酸酸水,以平衡土壤酸堿性,改善植株的黃葉現象,像發酵腐熟好的果皮水、淘米水等均屬于酸性水,偶爾給金鉆澆一次,不僅能調節土壤酸堿性,還能補充養分,促進枝葉生長。

 4、低溫不施肥 : 

金鉆的生長也離不開肥水的滋養,在它的生長旺盛期,只要溫度適宜,且植株生長良好,就可每月給它施1~2次稀薄的復合液肥,以提供養分,促進植株生長。但進入深秋后,只要溫度低于15度,就不要再給它施肥了,以免低溫造成肥害,出現燒根、燒苗等現象。

 5、其他管理 : 

秋冬季養護金鉆,擺放位置也有講究,盡量遠離暖氣片、空調出風口等地方,以免植株因空氣過于干燥而出現焦枯、發黃等現象,并且也要盡量遠離大型家用電器旁邊,以免電器使用時釋放出大量熱量和電輻射,影響植株的健康。另外,平時還要經常用溫水擦拭金鉆的葉片,以清潔灰塵,減少病菌滋生,而且也有利于其進行光合作用,使葉片保持光亮。

家里養盆金鉆,清新空氣、身體棒,還能帶來好運,養得越久越吉祥,喜歡就趕緊入手幾盆吧!

楊紫瓊真老了,修了圖皺紋還是搶鏡,但這才是66歲的真實模樣
2023/10/02
黃景瑜出息了,新劇播14集,拿下總榜第一,無愧央視等了一年
2023/10/02
迪麗熱巴成為頂奢珠寶御木本全球代言人!官宣禮服照美呆了
2023/10/02
解放S身材!42歲女星穿緊身衣「化身最辣蜘蛛人」 毫無贅肉「渾圓蜜桃蛋現形」網讚:戀愛惹
2023/10/02
子女身上有三個特征,奉勸父母別多付出,再好也是白搭
2023/10/02
古訓:順境修力,逆境修心
2023/10/02
慢慢變有錢的10個好習慣
2023/10/02
退休領導發朋友圈到我市旅游,我請客被他同事吃掉3千,次月愣了
2023/10/02
老話說:「老人過生日,過九不過十」,這其中有什麼講究和說法?
2023/10/02
靜,通一切境界!
202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