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養的多肉才能肥美、出狀態」。就這一句簡單的話,「欺騙」了太多的新手花友,讓太多的喜歡養肉的花友踩了大坑,本來還算不錯的肉肉,就這麼怪掉了。
這能怪這句話嗎?顯然不能,因為這句話本身是能站得住腳的,我想,要怪,就得怪把這句話解讀錯誤的花友們吧!
那麼,控養顯然就是這句話要表達的意思,什麼是控養呢?大多數花友的理解,就是澆水的間隔期變長。
不過,這個間隔期是多長呢?如果說,10天澆一次水?30天澆一次亦或者60天?說實話,問10個花友,可能會給出10個不同的澆水時間。而這種憑感覺澆水,就是收獲空盆的原因。
那麼,控養真的就是控水嗎?在我看來,遠遠不止,「控」一個簡單的字,牽扯到的,不僅是控水,還有光照、土壤、通風、溫度和溫差等等,都離不開這個「控」字。
1、控水
相比較其它的環境條件,控水對于多肉來說,好像顯得尤為重要,但可不要盲目,選擇控水的多肉,首先是要強壯、健康的多肉。
而強壯健康的多肉,不無例外,都是有一個發達的根系。如果,隨便拿一盆多肉,就想著去控水,只要是根系不發達的,在控水時,會消耗掉毛細根,這時候,多肉的生長都有問題,會生長出氣生根,越長越小,最后空盆。
控水可不能盲目,正確的控水方式,是觀察葉片。等到盆土干透后,要注意觀察多肉的葉片,從下往上數,如果第二層的葉片也出現萎蔫、發軟的現象,就可以澆水了。這個時間,是不定的,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30天、60天,甚至更久。
記住,多肉植物控水的時候,不是以天數為基準的,而是第二層的葉片。尤其是南北方的差異,是非常大的。
2、控風
很多多肉養殖的視訊,看著都非常的爽,特別是多肉澆水的時候,要麼是水管子裝上花灑,直接噴;要麼是一個大盆,把多肉一個個浸泡到盆里去。看著是不是非常爽,不過,你要是跟著學,那就得說道說道了。
如果你是戶外養殖多肉,并且通風很好,那麼這麼操作,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如果是在室內,通風還不好,這麼做,就一個字,「死」。
室內養殖多肉,環境通風好不好,一盆葉片、主莖里全是水,很長時間都干不了,是很容易蘭心的。
如果是室內養殖多肉,沒條件制造良好的通風,多肉澆水就小水慢澆,不要弄濕葉片和主莖部,就算不小心濕了,也要及時通風或者是吸水紙把水分吸干,不給積水一點機會,當然了,能有好的通風條件最好了。
3、控光
光照,也是多肉生長的關鍵因素,而所謂的控光,就是說,多肉接受光照的時間為8小時左右,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到多肉的生長。
露養多肉,光照時間肯定是夠夠的,而封閉陽台上,8個小時的光照肯定不足,長期不管的話,肯定是會出現徒長,難上色,難出狀態的情況。只有想辦法,增加光照才行。
而辦法也是很多的,比如說,抬高多肉的養殖高度,這樣光照時間肯定就夠了,而吊養、花架、欄桿花盆等都是可行的。還能使用補光燈,也是很不錯的,
當然了,還是自然的太陽光最合適,我最喜歡就是在多肉澆水之后,拿到窗台外側,讓太陽光直接曬到多肉上面,非常的漂亮。
4、控溫差
溫度對多肉的影響很大,它們怕高溫,不耐凍。最好是生長在5℃到30℃之間,而在這個溫度范圍內,晝夜肯定會有較大的溫差,對多肉出狀態是非常有幫助的。
也就是說,環境溫度和溫差就是養好多肉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如果你所在的自然環境,溫度區間不在這個范圍內,而晝夜的溫差也沒有超過10℃以上,那就要利用一些辦法來控制溫差了。
網上的辦法倒是很多,不過,我這環境雖然沒有云南那得好,但是溫度和溫差還是能適合多肉出狀態的,所以就沒機會用到這些方法。
5、控肥
多肉在生長期需要施肥,不施肥的多肉,靠些麥飯石、一點泥炭土,還有一些氣生根,個人覺得肯定是生長不好的,所以,在多肉的生長期,肥料還是必須的。
而最簡單的,就是控釋肥,一種顆粒狀的,多肉專用的肥料,在春秋兩季的生長期,視多肉的大小,丟下幾粒或者十幾粒的量就行了。前年買的一瓶多肉專用控釋肥,到現在還沒用完,真的很劃算,有需要可以看看,也不貴。
說到肥料,其實和植料是分不開的,其實在多肉上盆的時候,可以使用80%的麥飯石和20%的泥炭土拌勻栽種多肉,能適應絕大多數的多肉。
栽種成活之后,就可以在花盆表面埋上幾粒多肉專用的控釋肥,下次埋控釋肥,就可以到春季或者是秋季的生長期了。
不生在發育就不施肥,開始生長發育,就埋多肉專用控釋肥,大家記住這句話,就好。
寫在最后:
控養,關鍵在這個「控」字,以上,就是我對這個「控」字的理解,我們在學習別人的養花經驗的時候,尤其是新手,一定要多想多看,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才能把自己多肉養出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