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的生長季就要來了,曬曬太陽,葉片快速恢復肥厚飽滿,出現姹紫嫣紅的樣子,怎能不愛?
不過還要注意「倒春寒」,可別覺得最近溫度不錯,急急地把多肉出到露天,很可能一個倒春寒,能讓你直接化水。
最佳的出室時間在清明節前后。
其實,每年都要收到不少花友關于多肉上的一些問題,就像這個出室時間,每次都會有新手花友去踩坑。
那麼,除了避開「倒春寒」,還有哪些常見的「多肉坑」,需要避開的。
1、多肉別亂買
多肉植物,可別亂買,前兩天還有花友吐槽,幾個月前去花市看到一個漂亮的多肉,就買了下來,老闆幫著包裝好之后,熱情的介紹該多肉的養殖方法。
花友總結下來,就是放在窗台上,不要去動它,一個月澆一次水。
這還不簡單,花友照著做了,而這盆多肉也很給面子,狀態出奇的好,一直保持著極高的狀態。
一直到開春,別的多肉多開始有動靜了,這盆多肉還是原來的狀態,別人叫她拔出來看下,好嘛,拔出來就是個塑料的。
這還不稀奇,還有像噴藥、噴漆的多肉,就是為了更漂亮些,更好出手些,因此,買多肉的時候,可得注意些,別看到漂亮的就亂買。
買回來,養不好,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自哀自怨的,那多難受呀!
2、室內養多肉
大部分的多肉都是株型小巧,很適合隨手拿起來把玩,很多人就喜歡把多肉養在臥室、客廳、書房等處,但這些地方并不適合多肉的生長。
最大的缺陷便是光照了,多肉植物缺乏光照,會發生徒長,最后長的和菜一樣,失去了嬌媚的容顏,成了人見人棄的一盆菜。
多肉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風環境,最好就是出室養殖,在室內也要擺放在南側的陽台、窗台上,才能長出艷麗的身姿。
除了夏季不能暴曬之外,別的季節都可以長時間接受陽光的照射。
3、混種長不好
多肉植物進行栽種時,都是使用比多肉植物還要小的花盆,這主要是因為小的花盆漂亮,配上姿色美麗的多肉,能有1+1>2的效果來!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多肉植物的根系都不是很發達,太大的花盆,會造成盆土干濕循環不好控制,特別是每次澆水之后,會出現長時間悶根的現象。
而混種就更嚴重了,一個大的花盆,各種混色的多肉搭配起來,拼出漂亮的圖案來,看著是真漂亮,但這也就是只有賣家會這麼做。
不同習性的多肉,栽種在一起,根本就沒辦法好好的養殖,開始幾個月看似沒什麼,生長的也挺好,但隨著環境的變化,大盆混種的多肉的各自變化就明顯了起來。
如果說,還有人有能力把大盆的多肉能養好,那就是資深花友了,還得有一個可以調控的環境。
因此,養殖多肉,小盆少水多曬是關鍵,并不建議去混養,除非是做個饋贈的禮物,那倒是可以有。
4、植料要精致
養多肉,很多人都會先買盆、買花架、買植料、買肥料、買小藥片,就有人不解,我養個多肉,費這麼多事干嘛。
誰知道,你今天添個盆,明天買個肥,后天看著沒地方了,再去買個花架,回頭來一看,我也買齊全了。
這就是養多肉的花友們的常態,如果真的不在乎,隨便養養,就弄些田園土,就把多肉栽進去了,不但養不好,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多少都會出現爛根、黑腐了。
究其原因,這就是因為田園土的透氣性和透水性不夠造成的。
很多花友,都嫌麻煩,會直接購買多肉的植料,因為盆小用的植料少,一袋子植料買回來,能用上好久。
不過如果家里的多肉很多,這錢也沒必要給人賺了,我們可以自己直接配多肉的植料,很簡單,買幾袋子麥飯石,在買些泥炭土,然后按照8:2的比例拌起來,就是標準的多肉植料。
5、水肥不隨意
環境是養殖多肉的基礎,而水肥管理就是養好多肉的關鍵。多肉要想養好,水和肥都要把控好,尤其是水。
多肉基本都是比較耐旱的,充足的光照喜歡,充足的通風,喜歡,但充足的水分,不喜歡。充足的水分只能讓多肉植物過分的生長,甚至是徒長。
養多肉,就是要控水。使用顆粒植料,一方面是為了根系透氣性,另一方面就是控水,每次澆水后,多余水分會快速的排出。
而肥料對于多肉植物來說,是生長的源泉,但施肥不能亂施,使用固體緩釋肥是最好的選擇。
每次隨著澆水,肥料融化一部分,讓根系吸收,肥效也會持久有效。這里介紹一種多肉專用的控釋肥,也是緩釋肥的一種。
可以在多肉上盆時,就拌進植料里,在后期的生長中,定期放幾粒控釋肥在盆面就可以了,幾粒控釋肥,就能保證多肉植物的養分供應,不需要再亂施肥了。
綜述:
你想養出好多肉嗎?最起碼這5個錯可不要犯了,都是無知的代價,不過只要弄懂了這些,你的多肉就能美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