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教你養花
家庭園藝
綠植盆栽
    
立夏過后,君子蘭要「富養」,「吃飽喝足」才有「力氣」度夏
2023/05/11

雖然說立夏過后,就到了炎熱的夏季。可是在很多地方,立夏過后,,雖然偶爾有高溫來襲,但是大多數時候氣溫并不太高。

在這種情況下,君子蘭生長還是很旺盛的。在這段時間里,君子蘭要「富養」,「吃飽喝足」才有「力氣」度夏。有些花友的君子蘭,還能再開一茬花。

需要翻盆的趕緊翻盆

為了讓君子蘭有「力氣」度夏,首先就需要養好君子蘭的根,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養花先養根」。

春季君子蘭沒有翻盆的,趁著這段時間君子蘭生長旺盛時,趕緊翻盆。如果君子蘭生長緩慢,說明君子蘭的根出現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也需要趕緊翻盆。

花盆要小:給君子蘭翻盆,需要使用小一些的花盆。因為君子蘭的根屬于肉質根,里面含有很多水,如果澆水多一些,很容易爛根。

使用小一些的花盆來養,花盆中土壤就少一些,澆水也會少一些,君子蘭出現爛根的機會也就少一些。

另外,需要使用透氣性,透水性好一些的花盆,比如說陶土盆等,不要使用瓷盆,或者是塑料花盆來養。

土壤要疏松:養君子蘭使用的土壤,需要是疏松透氣、透水性好的土壤。就比如發酵好的松樹皮、腐葉土、沙混合好的土壤。

如果沒有這些土壤,還可以購買君子蘭專用土。因為君子蘭專用土,不僅疏松透氣,而且透水性很好,很適合君子蘭的生長。

修根:如果君子蘭生長比較旺盛,只是覺得土壤缺少肥力,或者是土壤有一些板結而翻盤,就不需要給君子蘭修根。

因為給君子蘭修根,通常容易出現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情況。首先說短時間內不容易服盆,導致很長時間生長緩慢,或者是不再生長。

但是如果君子蘭出現爛根,就必須給君子蘭修根。也就是把爛掉的根系剪掉,然后再晾曬傷口后,在給君子蘭上盆。

上盆:給君子蘭上盆的時候,土壤中可添加發酵好的芝麻餅肥,主要因為君子蘭喜歡微酸性的土壤,也喜歡稍微有一些肥力的土壤。發酵好的芝麻餅肥,不僅屬于微酸性,而且有肥力,再加上屬于有機肥,不容易燒根。

上盆后放在通風好散射光的環境里,澆一次透水后,土壤變干后再澆一次透水。

立夏過后養君子蘭,要「喝飽水」

君子蘭翻盆以后,土壤干燥一些后澆一次透水,不要讓土壤太干燥。主要因為立夏后天氣炎熱一些,水分蒸髮量也快一些。

如果澆水太少,很容易出現空根的情況,導致君子蘭生長緩慢。但是也不要一次性澆水太多,尤其是不讓花盆中出現太多積水,防止君子蘭爛根。

等君子蘭服盆以后,同樣不需要太過控水,即便是天氣炎熱君子蘭生長緩慢以后,也需要土壤變白之后澆一次透水。

立夏后,君子蘭「喂飽」,才有「力氣」度夏

立夏后這段時間,君子蘭生長比較迅速。對于這樣的君子蘭來說,就需要給君子蘭施肥喂飽,才有利于君子蘭的生長,到了炎熱的夏季,就需要停止施肥,因為天氣太熱,君子蘭容易休眠。

立夏過后給君子蘭施肥,對于沒有翻盆的君子蘭來說,如果在室內養,施肥主要使用氮磷鉀復合肥。因為復合肥中氮磷鉀含量均衡,有利于君子蘭生長。

室外露養的君子蘭,可使用發酵好的芝麻餅肥水,也就是把買來的發酵好的芝麻餅肥,泡水之后兌水后給君子蘭施肥。這種肥料屬于有機肥,性格溫和,不容易燒根,還有利于君子蘭生長。

對于翻盆后的君子蘭,短時間內不需要施肥,等君子蘭服盆生長旺盛后,在給君子蘭施肥。如果溫度太高,君子蘭生長緩慢,就需要停止施肥。

文末總結

立夏過后,君子蘭要「富養」,「吃飽喝足」才有「力氣」度夏。除了吃飽喝足以外,還需要做好通風,再有就是養在散射光的環境,不要強烈陽光暴曬。就能讓君子蘭長得很好,積蓄更多的能量來度夏,而且還能讓君子蘭再開一茬花。

調芝麻醬,直接加水調就「廢了」!牢記3個步驟,麻醬香濃無疙瘩
2023/06/02
不知道自己被棄養!板收黑狗「燦笑→眼神憔悴」 4個月爆瘦一圈 | ETtoday寵物雲 | ETtoday新聞雲
2023/06/02
遭拋棄在4900M高山! 黑拉拉見「救命稻草」秒飛奔趴窗求救 | ETtoday寵物雲 | ETtoday新聞雲
2023/06/02
新聞看到一半!牠看破狗生「跌坐牆角」超憂愁 爸傻眼:你才2歲 | ETtoday寵物雲 | ETtoday新聞雲
2023/06/02
姊擺「地瓜魔法陣」騙喝水! 柴犬氣炸白眼狂唾棄...結局超展開 | ETtoday寵物雲 | ETtoday新聞雲
2023/06/02
「武打鼻祖」劉家良,情迷14歲翁靜晶凈身出戶,突襲回家揭嬌妻背叛,晚年多病凄涼離世,網嘆:自食惡果
2023/06/02
為何不見楊冪穿絲襪?看到穿絲襪后,網友: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2023/06/02
为何不见杨幂穿丝袜?看到穿丝袜后,网友: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2023/06/02
可愛「小情人」一個多月「沒見爸爸」,見面後被抱懷裡「害羞表情」暖化人心:又騙我生女兒
2023/06/02
看著高級的中年女人,都懂得「裙要過膝,鞋要帶跟」,那你是嗎?
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