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0年,這一年是建武六年,劉秀在洛陽稱帝已經是第六個年頭,但是,有許多地方還并不是劉秀所建立的東漢政權的地盤。
隗囂對劉秀陽奉陰違
這一年的三月,在成都稱帝也已經六年的公孫述,派兵對南鄭發動了攻擊。劉秀對已經投靠他的天水隗囂下令,讓隗囂從天水出兵,前往蜀地攻伐公孫述。隗囂并沒有聽從漢光武帝劉秀的命令,他沒有對公孫述出兵,理由是白水一帶道路險阻,當地的棧道也已經大部分,損壞兵士不能通過,而且公孫述性情嚴酷,軍隊上下人等都很害怕。
劉秀對這個局勢非常光火,他親自率大軍伐蜀。四月份的時候,劉秀到達了天水,他首先派出了耿弇、蓋延等七員大將,從隴蜀道向公孫述發動了進攻。接著,他派出了使者來歙帶著正式的公文去諭令隗囂,命令隗囂出兵,以對公孫述形成夾擊之勢。
隗囂公開倒向公孫述
見風使舵的隗囂這時候事實上已經投靠了公孫述,他當然不會聽從劉秀的命令去攻打公孫述,反而派出了大將王元在隴坻阻止漢軍,王元砍下了樹木堵塞了通道,大敗劉秀派出的漢軍。
劉秀派出了前將軍李通,和公孫述的軍隊于西城(現在甘肅省隴南市禮縣)展開了激烈的戰斗,劉秀的軍隊打敗了公孫述的軍隊。公孫述派遣將領據守在武都,沿著河池、下辯(現在甘肅省隴南市徽縣、成縣一帶)部下了防線,以阻止漢朝的軍隊繼續南下。
這一年的冬天,也就是建武六年十二月,劉秀出動了三路大軍,對明著歸順劉秀、實則投奔了公孫述的隗囂發動了征討。劉秀的大軍從漆地、茍邑、汧城,也就是現在的陜西省新平縣、茍邑縣、隴縣一帶,對公孫述駐守在這里的軍隊形成了合擊之勢,打敗了公孫述的大將王元、行巡,把前線推進到了天水附近,對隗囂形成了事實上的威脅。
第二年的三月,也就是公元31年,建武七年,隗囂公開向公孫述稱臣,背叛了東漢劉秀,公孫述把隗囂封為朔寧王,兩股勢力依據著隴南這處險的峻蜀地大門的要地,互為援助和聲勢,對劉秀統一漢室的道路設置了強有力的阻擋。
劉秀帶兵親征隗囂
面對這樣艱難的局面,劉秀并沒有退縮。建武八年的春天,也就是公元32年,劉秀親自率領大軍征討隗囂,以掃平西進伐蜀之路的絆腳石。
劉秀這次親自帶兵征討,放了幾個大招,也將陽奉陰違、妄圖左右逢源的隗囂逼到了末路。
劉秀派出了一支由來歙率領的部隊,因為所行經之處地勢險峻、道路不通,這支部隊伐山開路,攻占了隗囂的老巢——略陽城。這個略陽城并不是現在我們常說的陜西省的略陽縣,而是位于現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的隴城鎮,這是此次劉秀進軍取得的第一個勝利。
第二個勝利,就是劉秀占據了略陽城之后,說服了王遵、牛邯等隗囂的部將投降,據統計,隗囂共有13位部將、16個屬縣、十多萬人口投降劉秀,大傷了隗囂的元氣。
被奪了老巢的隗囂,帶著妻子逃到了西城,也就是現在的甘肅省禮縣,這里由大將軍楊廣據守。逃到西城之后,憑借著這里險要的地勢,隗囂與公孫述聯合起來,繼續負隅頑抗。
劉秀派出了由大司馬吳漢和南征大將軍岑彭組成的豪華陣容,圍困了西城。這兩個人率軍到西城,當然不是來做慈善的,岑彭聚起了位于西城上游的雍谷的水,放水灌了西城,據說西城被淹沒達到了丈余的深度,由此簡單的記載也可以想見,西城有多少無辜的生命做了這一場戰爭的陪葬。隗囂的大將軍楊廣也在此一戰中殞命。
貧病交加的隗囂困死在冀城
此時的隗囂,基本上已經大勢已去,他的部將王元、行巡和周宗等人從公孫述那里搬來了蜀地兵馬,把隗囂救回了冀城(現在甘肅省甘谷縣境內)。好不容易挨到了建安九年的正月,困守在冀城的隗囂風光不再,貧病交加,憂憤交加,郁郁而終,史料用這樣幾個字來記載隗囂當時的境況:病且餓,餐糧粗。
同樣困守在冀城的王元、周宗等人,擁立了隗囂的小兒子隗純為王,公孫述的部將趙匡、田弇等人,與他們一同據守在冀城,企圖有可以死灰復燃的時刻。這樣缺兵少糧的日子過了一年半,建武十年的十一月,劉秀派遣馮異、來歙等將領乘勝攻擊,擊破了洛門(現在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洛門鎮),隗純眼看已無力回天,無法扭轉被滅亡的命運,率部投降。
至此,劉秀所建立的東漢政權對隴右之地初步平定,但是,反叛和斗爭一直暗流涌動,并沒有停歇。